這是一個我們都知道,但常常都辦不到的理論。
很多時候,做一件事情都不是因為目標不夠明確,而是實力不夠堅強。所以有人說那是好高騖遠,有人說是運氣不夠好,有人說努力不夠。但我想倒不如說等的還不夠吧!這是一個等的理論。這一個大家都可以解釋的現象,但加上了「等」這個字,心態會不同,做事的態度,心情也會有很大的不同。
二大,突然這樣跟我說:「以前我也很急,但後來我知道要等,就不一樣了。」邊說,他隨手就畫出了這樣的兩個圖。
他說,常常我們有了明確有美好的目標,就全心全意的想要去達到它,付出努力、有籌劃。但是一個目標的達到很多時候是需要等的。
他又說:我不是說要消極的等,而是不在把眼光放在目標上,目標仍是明確,但是自己到位了沒有?基礎建設做了沒有?機會來了嗎?環境適當嗎?
若是自己的能力沒有到位,就培養自己,語文、規矩、生活?
若是機會還沒來,就等機會,製造機會,開創機會。
若是環境不太恰當,那就營造還竟,若不能,就等待環境。
他說:時候到了,目標不是抓到的,而是被你包圍住了。不是中頭彩的僥倖。
他還說:不要覺得自己三十歲非要什麼不可,不要覺得自己時間不夠了,就是要等。
這個話題,秋天的心裡不斷的衍生,不只想到了工作上的期待,還有自己人生的規劃。是阿,我是一隻急躁想要去西方取經的小兔子(參“經過考驗“),在工作上急躁,還沒有失敗就等的不耐煩了;一整個無法解決的無奈,就亂的跟打散的毛線;一冷靜下來就在找尋出路,急急躁躁的屬算著自己的年歲,還有幾個饅頭。
二大可以說出這樣的話,因為他已經經歷過,秋天感到辦公室的後方,充滿著一股....氣。穩穩妥妥的氣。
留言列表